四季耕耘處 同心共此時——記榆林項目職工菜園的春夏秋冬 |
|
|
|
|
在榆林三縣供水工程項目凈水廠東南側(cè),一方不大的菜園藏著四季的驚喜與團隊的溫情。凈水廠的職工既是保障三縣用水安全的守護者,也是這一畦菜地的耕耘者,有土生土長的陜北漢子,也有從云貴高原、雍涼河源因工作匯聚而來的職工。他們以土地為媒,用汗水作墨,在春夏秋冬的流轉(zhuǎn)中,種出了豐收的喜悅,更種出了跨越地域的情誼。 春種:萬象“耕”新 草長鶯飛,絲絳拂堤,春歸萬物蘇,大地褪去冬的沉寂,煥發(fā)出蓬勃生機,菜園里亦是一派整裝待發(fā)的景象。20來人排成三行,手里的鋤頭、鐵锨、育苗盤整齊排列,儼然要開啟一項重要工程。“小王,你是咱們的‘農(nóng)藝顧問’,又是春耕的總指揮,快給大伙分分工!”來自甘肅的老王嗓門洪亮,他手里還攥著母親特意給他帶來的菜籽種。 青海姑娘小王上前一步,笑著揮了揮手里的種植計劃:“咱們按特長組隊!陜北的男同志們力氣大,3人一組負責(zé)翻地、起壟、覆膜,這可是你們的拿手活;女同志們跟我一組,負責(zé)播撒菜籽、移栽秧苗;芝師傅,你經(jīng)驗足,帶倆人調(diào)試一下灌溉水管。”“收到!”應(yīng)答聲里帶著各地口音,卻同樣響亮。 老王揮動鋤頭深翻土地,黃土的清香混著春日暖陽漫散開;小陳蹲在壟邊,小心翼翼地播撒下青菜籽,動作輕柔得像在呵護珍寶;韓主任和王主任合力鋪地膜,薄膜在風(fēng)里輕舞,兩人配合得愈發(fā)默契。“這地膜得拉緊些,陜北春風(fēng)大,不然保不住墑。”老王不忘提醒。小陳則好奇地問:“李姐,江南的育苗是不是都要先泡種子呀?”笑聲伴著鋤頭碰撞泥土的聲響,在春日里格外動聽。夕陽西下時,整齊的田壟上已覆好地膜,濕潤的土坑里埋下了各色種子,也埋下了眾人對豐收的期待。 夏長:綠意“盈”疇 入夏后,日頭漸烈,菜園里的綠意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開來。藤蔓順著支架攀爬,葉片在陽光下舒展,黃瓜頂花帶刺,番茄綴著青果,辣椒苗長得挺拔精神,整個菜園像一塊鮮活的綠錦緞,鋪展在廠區(qū)旁。“田家少閑月,五月人倍忙”,這句詩成了職工們夏日勞作的生動寫照。 清晨的涼意還未散盡,菜園里已熱鬧起來。“江哥,你老家種過茄子,快看看這苗是不是缺肥了?”小王指著幾株略顯發(fā)黃的茄子苗問道。江哥蹲下身,捏起一把土仔細端詳:“這土偏沙質(zhì),得補點腐熟的有機肥,我那兒還有從老家?guī)淼牟俗扬灧剩认履脕戆枰话琛!闭f話間,他已經(jīng)挽起袖子,動手給茄子苗松起土來。 正午烈日當(dāng)空,菜園卻藏著別樣的熱鬧。女同志們戴著草帽,穿梭在藤蔓間采摘頭茬黃瓜和番茄,水珠順著果實滾落,清甜的氣息撲面而來。男同志們則趁著傍晚澆水、搭架,給瘋長的豆角藤添上新的支撐。“西南人離不了辣椒,這青辣椒炒肉肯定香!”小周摘了幾個飽滿的青椒,興奮地跟大伙分享。也有人則偏愛番茄,“涼拌番茄最解暑,小時候外婆家的味道。”汗水順著額頭滑落,滴進泥土里,卻沒人喊累——看著滿園綠意,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滿足。 秋實:碩果“滿”倉 秋風(fēng)送爽,菜園迎來了最熱鬧的豐收季。原本翠綠的枝葉間,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:紅彤彤的番茄像小燈籠,紫瑩瑩的茄子墜彎了枝,胖乎乎的西葫蘆躺在地上,金黃的玉米穗露出了飽滿的顆粒,空氣中彌漫著果蔬的香甜。“新筑場泥鏡面平,家家打稻趁霜晴”,雖然沒有稻田,菜園里的豐收景象卻同樣動人。 周末的清晨,職工們早早來到菜園,一場“豐收會戰(zhàn)”悄然打響。老王帶著幾個年輕小伙摘玉米,咔嚓一聲,飽滿的玉米穗便握在手中;小王和女同志們專注地挑選成熟的番茄,小心翼翼地放進竹籃;小文則拿著鐮刀,收割著長得比人還高的豇豆,豆角一串串垂下來,轉(zhuǎn)眼就裝滿了筐。“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還好!”韓主任捧著剛挖出來的紅薯,笑得合不攏嘴,紅薯上還帶著新鮮的泥土。 豐收的果實很快擺滿了臨時搭建的晾曬架,大家圍坐在一起分揀、整理,歡聲笑語不斷。“我把這袋小米椒帶回宿舍,泡點泡菜!”小王分裝著辣椒,熱情地邀請大伙品嘗。老張則把自己種的陜北南瓜分給同事:“這南瓜熬粥最香,你們試試!”小陳捧著番茄咬了一口,汁水四溢:“這才是真正的自然味道,比超市買的甜多了。”每個人的手里都拎著沉甸甸的果實,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,這是對整個夏天辛勤勞作的最好回饋。 冬藏:蓄力“待”春 冬雪飄落,菜園褪去了夏日的繁茂,歸于寧靜。田野間雖不見綠意,地頭的倉庫里卻一派豐盈:晾曬好的玉米、紅薯整齊碼放,腌制的泡菜、醬菜裝滿了玻璃罐,曬干的豆角、辣椒掛在廚房下,成了冬日里一道別樣的風(fēng)景。“冬藏不僅是存糧食,更是攢力氣,等來年開春再大干一場!”老王一邊整理農(nóng)具,一邊跟年輕人們說道。 晴朗的午后,職工們會來到菜園,進行冬日的養(yǎng)護工作。大家合力翻耕土地,把腐熟的有機肥埋進土里,為土壤補充養(yǎng)分。“陜北的冬天冷,翻耕后凍一凍,能殺死土里的害蟲。”芝師傅耐心地給年輕同事講解農(nóng)耕知識,小周拿著鐵鍬認真學(xué)習(xí),時不時提問:“那開春后第一次澆水要注意什么?”小王則在一旁記錄:“明年可以試著種點白菜,江南的白菜品種耐寒,應(yīng)該能適應(yīng)這里的氣候。” 食堂里,大家圍坐在一起,分享著冬日的收獲。小王泡的泡菜酸辣爽口,老張熬的南瓜粥香甜軟糯,小陳帶來的浙江梅干菜,配上菜園里的臘肉,蒸出的扣肉香氣撲鼻。“沒想到來自天南海北的我們,能因為這菜園聚在一起。”韓主任感慨道。“明年我要從老家?guī)┎朔N來,咱們試試種點中原的青菜!”小李提議道,立刻得到了大伙的響應(yīng)。 春種秋收,冬藏夏長,這方小小的菜園,見證了四季的流轉(zhuǎn),更見證了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職工,因工作相聚、因耕耘相知的溫暖歷程。三年來,他們用雙手耕耘土地,用汗水澆灌希望,在勞作中分享經(jīng)驗,在收獲中傳遞溫情。這方菜園,不僅是職工們放松身心的“勞樂園”,更是凝聚團隊力量的“同心園”,在歲月流轉(zhuǎn)中,孕育著無限的生機與可能。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(guān)閉】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