瀚海揚帆映星河——哥倫比亞弗朗西斯科胡安娜光伏項目建設紀實 |
|
|
|
|
哥倫比亞卡爾達斯省馬尼薩萊斯市的加勒比海岸地區,弗朗西斯科胡安娜光伏項目被蔥郁茂盛的森林包裹,銀色電線如花藤般,從灌木帶里伸展出來,向遠方蔓延。 遠處山巒被陽光鍍上一層金邊,黃灰色砂石如被碾碎的鉆石般散落林間,風過樹梢,整片山谷都在發光,仿佛天地間撒了一把星塵。 哥倫比亞光伏CHEC項目總裝機容量15.99兆瓦,由7.73兆瓦 和8.26兆瓦兩個光伏區組成。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為項目籌備階段,2025年3月中旬項目開始啟動施工。計劃在2026年6月30日完成項目移交,總工期為575天。施工范圍包含整個光伏場區以內的研究、設計、設備供應運輸、材料配件供應、土建施工、機械安裝、調試、試運行等主要工作。 9月20日,光伏項目F站同步完成清表、開挖回填、鋼柱搭設、電纜敷設、支架安裝和實驗板安裝6項節點,各項施工全面展開。項目建成后,將為哥倫比亞中西部輸送清潔的電力能源,極大緩解該區域供電壓力,為當地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 破局攻克“設計關” 從2025年3月14日開工至今,已經過了190個日夜。在經歷105天考古許可的停工后,項目于8月10日重新開始施工,著手進行場區清表、開挖、回填、鋼樁打樁、支架及光伏板安裝等施工。 光伏項目的特點是短、平、快、容錯率低,且項目實施模式是EPC總承包,設計就成了“龍頭”。由于哥倫比亞光伏市場起步晚,市場上具有此類設計經驗人員少,且成果需要大量計算支持,否則無法獲得審批,諸多困難如大山一般橫亙在建設團隊面前。 為解決設計難題,項目建設團隊迅速響應,成立了以項目總工程師為組長的設計協調專項小組,協同項目管理辦公室(PMO)及業主代表,共同進駐設計單位現場辦公,實施“嵌入式”協同管理,通過通過高頻次、高效率的專題會議機制,聚焦關鍵路徑上的設計瓶頸,開展“點對點”精準對接,系統性地解決了包括工藝匹配、系統接口、專業沖突等在內的多項設計難題。 此外,項目部針對性地配置了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工程師,深度參與設計輔助與優化工作。土建工程師提前介入結構荷載分析、空間布局優化及預埋件定位等關鍵環節,電氣專業工程師則協同開展供配電方案比選、智能化系統集成以及電纜敷設路徑規劃等專項設計。通過設計與施工的深度融合,實現了信息無縫傳遞與技術方案的有效落地。 一系列舉措,顯著提升了設計輸出質量與效率,有效打通了設備采購的技術參數壁壘,縮短了采購周期,并為現場施工提供了準確、及時的技術支持,從根源上消除了設計環節對采購及施工進度的制約,為項目整體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。 山上的風呼嘯而過,實驗板被陽光曬得發燙,云層像被撕開一般,透露出橘粉色光芒,照射在排列整齊的光伏板上,反射的霞光如潑濺的熔金,為這片土地增添現代化色彩。 貫通供應“鏈萬里” 設計工作一經收官,重心旋即轉向現場施工。在光伏EPC項目中,永久設備采購是施工環節的命脈所在。 項目地處哥倫比亞,主要設備卻需要從國內采購。跨國采購能大幅度降低項目成本,提高設備精確度,卻也面臨許多困難。從國內招采定標、簽合同到生產廠家的排產安排、出廠驗收、集港報關、國際海運及目的港清關乃至境外陸運,任一環節的延誤,都可能對項目關鍵路徑造成極大影響。 為規避供應鏈風險,確保工期受控,項目部主動實施前端管理。項目部首先組織技術團隊深度解析合同中的采購技術規范,提前與業主方就設備關鍵技術參數、性能指標、品牌信譽以及終端接口匹配性等進行多輪澄清,并最終取得書面批準,從源頭上大大減少因技術分歧導致的后續變更風險。 在此基礎上,項目部與國內采購團隊緊密聯動,強化組織協調,依據業主批準的基準計劃,反向推進在華供應商的排產方案與制造周期,將關鍵設備的生產進度與項目節點強制吻合。同步啟動設備付款與出口發運安排,確保款項支付嚴格匹配合同里程碑,以金融手段保障供應鏈暢通。 通過這一套“技術先行、商務協同、金融保障”的組合策略,項目部有效打通了從中國工廠到哥倫比亞現場的全鏈條物流通道,為永久設備如期到場,推進后續施工進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 扎根數據“穩結構” POT(拉拔試驗)是光伏項目施工的關鍵,它直接決定著整個光伏支架的樁型和樁長,同樣也影響著組串的分部形式。在進行時考慮到哥倫比亞光伏項目兩個區域地貌、地形和土壤的區別,項目部“對癥下藥”,迎難而上。 為確保試驗的科學性與代表性,項目部首先整合國內頂尖設計院的深厚理論基礎與豐富數據庫,同時與屬地設計團隊就試驗點的選址策略、樣本數量、鉆孔深度、加載分級與維持荷載法等具體技術方案進行多輪深度溝通。 在長達45天的現場試驗期內,項目團隊克服了異地施工的種種不便,與屬地團隊緊密協作,完整記錄了從鉆孔、成樁到分級加載、數據采集的全過程,獲取了寶貴的第一手地質力學參數,既降本增效、又縮短了工期。 站在卡爾達斯省的山巔極目遠眺,一排排光伏板隨著太陽軌跡緩緩轉動,在安第斯山脈的脊背上鋪展開一片“藍色海洋”。這片由中哥兩國建設者共同打造的能源基地,正將加勒比海岸的陽光轉化為清潔電力,輸送到千家萬戶。如同鑲嵌在地球腰帶上的明珠,見證人類命運與共的可持續發展夢想。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