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航電擴機工程完成兩大關鍵節點 |
|
|
|
|
10月10日,株洲航電(空洲水電站)擴機工程項目迎來重大里程碑——流道尾水擴散段“圓變方”異性模板制作順利通過驗收,與此同時,廠房底板混凝土已完成高程 14.1米以下澆筑任務。兩大關鍵節點的突破,標志著工程自 2025 年 7 月底廠房主體混凝土轉序后,正式邁入燈泡貫流式水輪機組的流道核心結構施工新階段,為項目按期履約、賦能區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 作為我國“十五”重點工程、國家優質工程(銀質獎)及全國內河水運建設示范工程,項目立足“航電結合、多效兼顧”定位,依托原有株洲航電樞紐(由大壩、船閘、電站、壩頂公路橋組成,以航運為主、兼具交通、灌溉、供水與養殖功能)進行擴能升級。此次擴機工程設計正常蓄水位 40.5米,在空洲島中部沿原壩軸線布置1臺 35兆瓦?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,與溢流壩、原電站廠房、船閘齊平銜接,建成后將進一步釋放湘江干流航電綜合效益,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。 自開工以來,項目團隊始終以高標準、高效率推進工程建設,此次攻克的尾水擴散段施工,更是一場“啃硬骨頭”的攻堅戰。該部位結構特殊,為 “圓變方”漸變形式,最大長度達 22.5米、最大跨距 14.14米,模板制作與安裝精度直接決定后續混凝土施工質量與進度。為突破技術瓶頸,項目部創新采用“鋼桁架搭建+工字鋼異性圍檁+木模拼接+整體吊裝”施工方案,既保障了結構穩定性與精度,又大幅壓縮工期,展現了水電四局在復雜結構施工中的技術實力。 當前,項目施工重點已全面轉入流道中段及尾水擴散段施工,接下來,項目團隊將繼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強化工程質量全過程管控,全力沖刺年度建設計劃,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履約。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
